您的位置:  首页 > 司法裁判要旨 > 民事裁判要旨 > 正文

包头钢苑婚姻法律师:婚约彩礼返还纠纷:共同生活时间如何影响返还比例?

2025-10-21 23:35 次阅读

作者:张万军,江苏连云港东海县人,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,法学博士,现任教内蒙古科技大学法学系,法学教授,内蒙古钢苑律师事务所律师。

一、本案基本事实及裁判观点

赵某与徐某甲于20221月经人介绍相识并确立恋爱关系。同年3月,赵某向徐某甲支付定亲礼金78000元(徐某甲回礼2000元);4月换帖时支付120000元;后续会亲家时支付20000元。2022630日,双方按农村习俗举行婚礼并开始共同生活,但始终未办理结婚登记。共同生活期间,双方因性生活问题产生矛盾,未生育子女。20251月,徐某甲离开赵某家分居。赵某诉至法院,要求徐某甲及其父母返还彩礼共计262736元(包括礼金、钻戒、“三金”等)。一审法院认定彩礼总额为219000元(扣除回礼和物品置换价值),综合考虑双方共同生活两年七个月、未孕育子女、无显著过错等情况,酌定徐某甲返还70000元。徐某甲上诉主张不应返还,二审法院维持原判,认为一审已充分考量共同生活时间等因素,裁判结果符合法律规定。(案例来源:河南省濮阳市中级人民法院(2025)豫09民终1980号民事判决书)

裁判要旨: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但已共同生活,一方请求返还彩礼的,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彩礼实际使用及嫁妆情况,综合考虑共同生活及孕育情况、双方过错等事实,结合当地习俗,确定是否返还以及返还的具体比例。

二、彩礼返还的法律框架与司法实践中的平衡之道

本案的核心争议在于,未办理结婚登记但长期共同生活的情形下,彩礼返还责任应如何认定。根据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彩礼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》(法释〔20241号),彩礼返还需突破“全有或全无”的传统模式,转向多因素综合衡量的弹性判断。具体而言,需重点审视以下法律要点:

第一,共同生活时间作为关键考量因素。司法解释明确将“共同生活时间”纳入返还比例的衡量体系,旨在体现婚姻关系的实质内容。本案中,双方共同生活逾两年半,已形成事实上的家庭共同生活模式,彩礼部分消耗于日常开支,若完全忽略此事实而判令全额返还,显然有违公平。一审法院将共同生活时间与返还金额挂钩,符合“权利义务对等”原则,也折射出司法实践对婚姻关系实质而非形式的重视。

第二,过错责任的举证与认定。徐某甲上诉主张赵某隐瞒性功能障碍存在过错,但未能提供充分证据。民事诉讼中“谁主张,谁举证”的原则在此凸显:若一方主张对方存在过错导致婚约目的无法实现,需承担相应举证责任。本案中,法院因证据不足未采纳过错抗辩,体现了程序正义对实体权利的影响。实践中,类似疾病隐瞒若经证实,可能构成欺诈,进而影响返还比例,但举证门槛较高,需通过医疗记录、沟通证据等形成完整链条。

第三,彩礼范围的界定与地方习俗的融入。法院将“端铜盆钱”等小额给付认定为赠与,而仅将大额礼金纳入彩礼范畴,反映了司法解释对“彩礼”的严格界定——需具备“以缔结婚姻为目的”和“价值较大”双重特征。同时,裁判中提及“当地习俗”,说明民间习惯在司法裁量中的辅助作用。例如,在某些地区,共同生活超过一定年限后,彩礼被视为共同消耗,返还比例显著降低。

综上,本案的裁判思路彰显了彩礼纠纷中“实质公平”优于“形式要件”的取向。通过综合共同生活、过错、习俗等因素,法院在保护给付方财产权与维护接收方人身权益之间找到了平衡点,避免了机械适用法律导致的个案不公。

三、婚约财产纠纷中如何实现公平保护

本案的裁判结果对类似纠纷具有重要参考价值,尤其凸显了以下法治启示:

首先,共同生活时间应作为返还比例的核心变量。在现代婚姻观念下,共同生活的实质意义不亚于登记形式。若双方长期共同生活,彩礼往往已转化为共同生活成本,如住房、饮食、医疗等支出。本案中,法院未因未登记而完全否定彩礼消耗事实,而是通过酌定返还部分金额,承认了共同生活的价值。公众需意识到,婚约解除时,彩礼返还并非“一刀切”,需结合生活时长、消费记录等证据综合主张。

其次,证据保存与过错主张的实践挑战。徐某甲未能证明赵某的疾病过错,折射出婚约纠纷中举证难的普遍困境。建议当事人在交往中注意保留沟通记录、消费凭证、医疗证明等,尤其在涉及健康、财产等重大事项时,通过书面或视听形式固定证据。此外,对于彩礼的使用流向(如是否用于共同购置资产),应留存票据,以便在诉讼中精准主张扣除部分。

最后,司法对女性权益的适度倾斜与平衡。本案中,徐某甲作为女性,在长期共同生活后面临婚约解除,其情感投入与生活成本均需考量。司法解释虽未明确性别倾向,但实践中,法院常结合女性在婚姻中的实际付出(如家务劳动、生育风险等)灵活调整返还比例。此案警示公众,彩礼不仅是财产约定,更是婚姻诚信的试金石,双方均应秉持善意,避免以婚谋财或隐瞒实情。

通过本案可见,法律在婚约财产纠纷中致力于实现“情理法”的融合。未来,随着司法解释的不断完善,彩礼返还规则将进一步细化,引导社会形成健康的婚恋观念,让财产给付回归婚姻本质——基于相互尊重与共同生活的真诚承诺。

内蒙古钢苑律师事务所婚姻家事法律师团队以"学术+实务"双轮驱动,精于刑事民事的交叉应对,帮助突破婚姻家事维权困境,专注于婚姻、家庭、遗嘱继承、财富传承、私人法律顾问等领域,将冰冷的法条转化为有温度的问题解决方案。

地址: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昆都仑区凯旋银河线2A181807
包头钢苑律师婚姻家事维权热线:13654849896


友情链接